第626章 和平解放的预兆-《山河相制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后来,黑水县的商品和商人在短短两三年内就把名声传播到了这边,人们在说起黑水县的商人时,就认为那里的人可以做生意。
    学校里也有人从亲朋好友那里知道了王兰陵的事情,王兰陵在官校里结交了很多贵人,也总是会去基层里历练和做事情。
    这么低调的三年过后,王兰陵就去了牧州。
    原本觉得这个人这辈子就这么老死在小破地方时,王兰陵一件件的事情,名震天下。
    各种匪夷所思,不可能的事情,都在这个人手下成为了现实。
    已经在官场上混了几年的吴公龙,认为王兰陵太过顺利,接下来几年必定会栽跟头。
    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!
    他一脸认真的和家里人,还有亲朋好友,断定了王兰陵的未来。
    然后王兰陵不鸟朝廷,连续两次把朝廷的大军干趴下,逼得朝廷和他讲和……
    吴公龙越发的沉稳了,他和各大官校的老师们一样,已经不会轻言断定王兰陵的未来了。
    像是他们这种在早些年就不断的断定王兰陵未来的人,多的数不清楚。
    以前大家还都听着,现在就算是那些教过王兰陵的先生们的预测,大家也就是笑一笑,不当真的。
    所以即使是现在王兰陵三线开战,也没有人看好朝廷这边。
    知识阶层和官僚集团的态度都很消极。
    山州牧被王兰陵打败过,雁山郡那边一点指望都没有,整个牧州都被王兰陵打碎了。
    澹州这边更没指望了,最瞧不起澹州海军的,就是澹州本地人了。
    “此事我要考虑一下,族中并非是我一人说的算,此事若是被其余人知道,只怕全族都会受到牵连。”
    吴公龙没有下决定,他家里其实也和山海郡那边有些生意。
    山海郡就像是有着花不完的钱一样,虽然是一个小地方,但却成为了澹州沿海区域大部分商人都要去的商贸地。
    其余人松了口气,只要吴公龙肯去说就可以了,这人可是整个澹州有名的才子。
    真正让吴公龙考虑这件事情的,并不是其余人的劝说,是更深层次的问题。
    首先伴随着王兰陵和各地起义之事的影响,皇帝已经不信任非宗室的人了。
    这几年来,各地的王爷逐渐从清闲养老的幕后位置,到了台前。
    州牧和知事等实权位置,越来越离不开姜家人的身影。
    郡守和一些军事官职,同样是被这些人的姜氏后代和亲信奴仆所占据。
    做官不再是凭本事和政绩,而是阿谀拍马和裙带关系。
    没有能够在官僚集团里说上话的人,家族的衰退就不可避免。
    目前吴家在官场上的影响力正在极速的衰退,尤其是这一次大将军在澹州这里搜刮民脂民膏,对整个澹州官僚集团都造成了不小的伤害。
    姜家的人要钱也就算了,但现在是要他们的命!!
    王兰陵那边就不一样了,那边用人唯贤。
    像是胡仲、方悦、佟岳、弓月满、林祖年这些人,出身都不好。
    出身好的赵厉阳、陆建平,也都是有能力的人。
    从各种渠道来看,王兰陵手下的人才都不够多,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人。
    所以,吴公龙觉得凭借自己的能力,在那里更容易出头。
    有名望的人并不是不投资那些穷苦出身的人,是不看好。
    王兰陵不一样,他确实是寒门出身,但不论是在治理还是军事方面和外交方面,都是一等一的强。
    山海郡几年就能从一个弹丸之地变成天下瞩目的乐园,积累富可敌国的财富,建立远胜帝国这边的工业和民用设施。
    人口也同样是在急速的增加,王兰陵的十年计划,不仅是被山海郡的人相信,更是让外界的人思考了这个地方的未来。
    一千万人口!
    王兰陵绝对不是没有底蕴,这个人现在的底蕴实在是太强了!
    在大将军稳重的备战时,越来越多的权贵开始思考投降的事情了。
    一夫一妻制根本无所谓。
    历史证明,每一个想着移民的达官权贵和叛逃者们,都认为自己不会触犯国外的法律。
    第(3/3)页